close

cloaking.jpg

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tnfOgp65Q

【SEO】談談那些違規的轉址操作 (Cloaking、Sneaky redirects、Doorway pages)

簡介:

  前陣子在 HTTP 3xx 轉址相關的狀態碼的文章最後提到,若沒有依照需求正確使用永久與暫時轉址,甚至有可能會違反 SEO 守則而被懲罰。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延伸補充這個部分,講講那些跟轉址相關的 SEO 違規操作。

 

  轉址本身不是壞事,所以會違規的轉址通常是導向不相關網站、欺騙使用者、欺騙搜尋引擎,根據情況可以用三種名詞描述這些行為,分別是 Cloaking、Sneaky redirects、Doorway pages,內文將依序介紹一下他們。

 

Cloaking:

  Cloaking 代表你的網站會針對搜尋引擎 (Google bot) 提供與用戶不同的資源或操作。給予不一樣網站內容、跳轉到不一樣頁面、只針對用戶跳出廣告等都屬於 Cloaking。重點在於針對搜尋引擎,所以如果是根據地區、裝置、時間而提供不同內容是不違規的。

 

  通常會針對搜尋引擎的更動都是想操作 SEO,例如:

  • 網站會給予搜尋引擎現在最熱門的時事關鍵字與內容,使其容易被搜尋到,但是用戶真的進入網站時卻顯示詐騙或不相關的內容。
  • 自動跳出蓋版或插頁廣告會導致 SEO 分數降低,所以偵測到請求來自搜尋引擎時就不顯示廣告,但請求來自用戶時又顯示出來。

  那如果我的內容規則上沒有明確針對搜尋引擎呢?例如沒有某特定 cookie 時就觸發特定行為,而搜尋引擎並不會有 cookie,這樣有違規嗎?

 

cloaking.jpg

  這個問題在 Google 官方影片 Cloaking 有出現過。規則上有沒有明確針對搜尋引擎只是判斷依據不是根本目標,重點在於該規則與 cookie 是不是為了欺騙搜尋引擎而想出的藉口或偏方?有就是違規。而這個答案相信開發者自己是最清楚的了。

 

Sneaky redirects:

  Sneaky redirects,代表當請求來自搜尋引擎時網站會正常顯示關鍵字與內容,但當用戶請求時卻跳轉到其他內容完全不一樣的頁面。從針對搜尋引擎不跳轉這點來說,Sneaky redirects 屬於 Cloaking 的一種特例。

 

  使用的目的通常是想被搜尋引擎收錄的資料與想呈現給用戶的資料不一樣:

  • 詐騙類網站,先顯示假關鍵字在搜尋引擎吸引用戶點擊,再跳轉至詐騙頁面。
  • 網站被植入惡意廣告,該廣告只會將用戶跳轉至廣告頁面,而搜索引擎看見的一樣的原本的正常網頁。

  後者是所有開發者都需要小心的情況,因為違反規則的不是開發者本身,有可能等到 SEO 大幅下降時才發現自己的網站被植入了惡意廣告。這部分 Google 官方文件 Detect and get rid of unwanted sneaky mobile redirects 有詳細介紹,並在最後推薦開發者使用 Google Analytics、Search Console 等工具來隨時觀察、檢測網站狀況。

 

Doorway pages:

  Doorway pages,代表開發者專門製作來給搜尋引擎索引的頁面,這些頁面通常是多個,來達到吸引流量、佔據多個搜尋結果的效果,但最終這些看似不同的頁面都會將用戶轉導至某個開發者希望推廣的單一目標 (網站首頁或活動頁面)。

 

  使用的目的通常就是想衝高該單一目標的 SEO 排名跟網站流量,這些刻意製作的頁面也可能包含與目標不相關但熱門的關鍵字,純粹是為了佔據搜尋結果而創造。創造方式除了人工外,訪間也有各種根據關鍵字自動產生文章產生網頁的工具存在。

 

  與 Sneaky redirects 相同,從欺騙搜尋引擎這點來說,Doorway pages 也屬於 Cloaking 的一種特例。需注意的是 Doorway pages 有可能是業務需求導致誤觸,例如:

  • 短期活動或維修頁面未正確使用暫時轉址 (302) 又不希望搜尋引擎移除網站的舊關鍵字與資料所以針對其不跳轉。
  • 某豐富頁面關鍵字眾多,難以提供合適關鍵字。於是將關鍵字分散於不同頁面供搜尋引擎查詢,但最終用戶都轉導至該豐富頁面。

  前面兩個案例其實對於用戶來說都是友善的,使用體驗上不會感覺受騙。但不論這樣操作的緣由是否惡意,只要欺騙搜尋引擎就屬違規。

 

結語:

  除了今天提到的轉址與欺騙搜尋引擎外,還有一大堆違規操作,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Google 官方文件 Advanced SEO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像是工商廣告合作可能誤犯的 Link schemesPaid links 也是滿常需要小心的一類,下次有空再來分享一下。

 

  Google 的 SEO 守則多半有點模糊,不常使用 "一定違規"、"必須附上" 這類很強硬的字眼,且我們也時常看到規則在改動。這使得 SEO 沒有辦法提供一個很明確的正確操作保證分數會上升,也造就出專門研究分數規則的 SEO 工程師、SEO 服務公司等產業鏈。但我們在研究規則的同時必須隨時避免不小心或故意使用旁門左道的技巧,最終殺雞取卵破壞網路生態。

 

  回歸到 SEO 的本質,Google 想要的很簡單,就是給用戶他們想要的。針對這點來說,最重要的還是網頁必須提供優質內容與正確關鍵字。當你的網站有足夠優質的內容,不只你希望被搜尋到、Google 也希望用戶搜尋到你。最後,期許未來能有更多防範內容農場、詐騙等違規網站的機制,造就更好的網路環境。

 

參考資料:

[1] Cloaking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tnfOgp65Q

[2] Advanced SEO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 Google Search Central  |  Documentation  |  Google Developers

https://developers.google.com/search/docs/advanced/guidelines/get-starte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迷宮兔 的頭像
    迷宮兔

    兔窩

    迷宮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